首推

欢迎加入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

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隶属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领导,是集书画创作展览比赛一体的文化组织,欢迎加入江苏...
王宠小楷《游包山集》赏析
王宠(1494-1533),明代书法家,字 履仁、履吉,号雅宜山人,吴县(今江苏 苏州)人。其博学多才,诗文书画皆精, 尤以书法为最。他诸体皆能,以小楷、行 草最为擅长,取法魏晋,浸淫于钟、王, 书风趋于端庄古雅,传世墨迹有《诗册》 《杂诗卷》《千字文》《古诗十九首》 《游包山集》《李白古风诗卷》等。 王宠屡次科举不中,自是壮志难酬, 久而久之,造就了他内敛温和...
2025-05-03 09:37209详情
  • 《黄砚旅度岭图卷》鉴赏

    《黄砚旅度岭图卷》鉴赏

    黄砚旅,全名黄又,字燕思,砚旅是他的号。清初歙 县人,长期居住在扬州,是石涛的好友与艺术赞助者,一个 有强烈遗民情结的诗人。他好游,“足迹几遍海内”,在各 地不遗余力地收罗先朝遗迹遗事。石涛此卷,正是黄砚旅漫 游塞北逋归,又计划南游闽、粤,预先约请石涛精心绘制的 纪念性图卷。卷中画黄砚旅毡帽布袍,腰系丝绦,屹立于山 岗之上。肖像画得极为传神,诗人双目...
    2025-03-12 16:10475
  • 读《游张公洞之图》

    读《游张公洞之图》

    摘 要:石涛是清代画坛一位独具创新的绘画大家和理论 家,他在绘画中展现的独特风格和《画语录》中提出的众多 美学范畴,对清代以来的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。石涛山水画 大多倾注了对自然山川的沉醉和惟“我”独尊的美学追求, 以石涛《游张公洞之图》为主要研究对象,从画面内容、题 画诗以及石涛创作此幅作品的心境等方面进行解读,寻求石 涛由佛入道后在绘画作品中隐藏的...
    2024-12-26 10:50761
  • 清代王素人物画赏析

    清代王素人物画赏析

    清代后期的扬州画家王素,是一位艺术才能全面,既有 传统功力又善于吸收外来经验的画家。乾、嘉以后,西方绘 画之风广泛传播,国内的一些画家拓宽了视野,开始在作品 中探索光、形、色的表现手法,王素是这一时期将传统绘画 与西洋绘画结合得较好的一位。 王素,字小梅,小某,号竹里主人,晚号逊之。生于清 乾隆五十九年(1794年),卒于光绪三年(1877年),扬州...
    2024-12-23 14:22616
  • 翁宗庆旧藏沈曾植篆书册赏析

    翁宗庆旧藏沈曾植篆书册赏析

    摘 要:每个书家在形成自身个性面目之前,都有取法前人 的学书经历。翁宗庆旧藏的沈曾植篆书册就是比较少见的沈 氏早期篆书作品,保留了比较浓烈的徐三庚气息,对我们研 究沈氏篆书的发展有一定意义。 关键词:沈曾植;早期篆书沈曾植 篆书册页《管子》之一 23cm×26cm 释文:心之在体,君之位也。九窍之有职,官之分也。心处其道,九窍循理。嗜欲充益,目不...
    2024-12-14 14:01555
《宅兹中国》创作小记
邬旖伦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,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,浙江画院青年创作中 心特聘画师,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中国画基础特聘讲师。作品2021年获第八届“相约北京”全国文 学艺术大赛优秀奖,“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”(入会资格),“全国第六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” (入会资格),2022年获黄君璧奖学金优秀...
2025-05-12 09:16143详情
  • 山水画观散议

    山水画观散议

    黄唯理 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、二级教授、研究生导师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,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,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, 九三学社广东书画院执行院长,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评审专家。曾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,首届 “南粵优秀美术教师”特等奖。一 我是把山水当作家园去构建去描绘,因为中国山水画 有着独特的...
    2025-05-12 08:56285
  • 临摹古画的几点体会

    临摹古画的几点体会

    退休后,我一直在老年大学学习写意山水 画。近年来,自感进步较快,细究原因,除个 人勤学苦练之外,更得益于亓均老师的悉心指 导。亓老师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,就是引导学 员更好地从临摹古画中学习绘画技术,通过观 察自然,从直临、背临、拼合到创新,循序渐 进的提高。 所谓“直临”,即照着古画直接临摹, 一笔一画,依样画葫芦,尽量做到不走样,在 “逼真”...
    2025-05-03 09:44170
  • 谈谈如何画笋

    谈谈如何画笋

    雨后春笋,蓬勃而发,每天可长二三寸, 是生机最强的植物。画墨竹添以新笋,春意 自浓,且有助于构图的变化和平衡。所以,自 古画墨竹者皆喜欢画笋。但因竹笋本身比较矮 小、形象单调,故以笋为主而作大幅画者较少。然画竹不善画笋,终是缺憾,下面介绍一 下画笋的方法。 《新篁图》卢坤峰首先,要对竹笋的结构和形象有足够的了 解。竹之种类不同,其笋自然不同...
    2025-05-03 09:14146
  • 倪瓒“一河两岸” 图式演进历程研究

    倪瓒“一河两岸” 图式演进历程研究

    摘 要:元末明初政权更迭,社会环境恶劣,以倪瓒为代表 的江南文人画家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随着人生历程的 推进、内心思想的转变,倪瓒寄情书画,运用独特的“一河 两岸”图式创造属于自己的画风,并蕴含独特韵味,在中国 画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作为倪瓒的典型图式,“一河两 岸”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存在一个演变的过程,这个过程与画 家所经历的生活与时代又有着较...
    2025-03-11 14:09485
《日常之非常之美》系列创作
赵岩 河北唐山人,2006年、200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,分别获文学学士、 文学硕士学位。现为一级美术师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、李可染 画院青年画院艺术家。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(进京作品)并参加海外巡 展,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,2022·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等多项重要展览,作品被 多家美术馆收藏。赵岩 日常之非常之...
2025-05-12 09:11125详情
  • 浅析《拙政园诗画图册》的诗画关系

    浅析《拙政园诗画图册》的诗画关系

    内容提要:《拙政园诗画图册》现存8帧,每帧有诗文、题记,为诗画结合之作。本文着重梳理诗与画生成的先后次序,以及其在作品中的主次分 别。 关键词:《拙政园诗画图册》;诗画结合;主次一、诗与画的创作次序 围绕拙政园,文徵明有较多作品。其中,嘉靖辛卯 (1531)左右,有《拙政园三十咏》①;嘉靖癸巳(1533), 有《王氏拙政园记》,与《拙政...
    2025-05-08 15:22195
  • 论书法的布白

    论书法的布白

    画画须讲布白,书法亦然,且更为复杂。一 字有一字的布白,一行有一行的布白,亦有行与 行之间的布白——即全幅的布白。这是字的精神 所系,稍有差池,则全幅受其影响,比之绘画尤 为不易遮掩。王羲之说过,失一点,如美人眇一 目;失一戈,如壮士折一臂。所以,书法的布白 比画尤难。兹分三点论之。一、一字的布白 横平竖直,固然是结构上的基本问题,但是...
    2025-05-03 09:18144
  • 风格形成于有意无意之间

    风格形成于有意无意之间

    问:请问文老师你是从何时开始尝试着走艺术这条 道路的呢?又是怎样适应教师到艺术家这个身份的转变的 呢? 文永生 行书 杨素《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·其一》 60cm×50cm 2020年 释文:居山四望阻,风云竟朝夕。深溪横古树,空岩卧幽石。日出远岫明,鸟 散空林寂。兰庭动幽气,竹室生虚白。落花入户飞,细草当阶积。桂酒徒盈樽,故人不在席。日落山之...
    2025-03-12 15:50381
  • 梦里家山和梦幻艺境

    梦里家山和梦幻艺境

    南朝宋宗炳《画山水序》曰“圣人含道映物,贤者澄怀 味象”。仁者与山水,不但是物我对立统一,而且是人格与 观照的结合。 在侯北人的作品里,纵横相渗的墨线墨色,浓艳深邃的 色块色斑,混沌地消融在如同茫茫宇宙一般难以辨明的神秘 中,恣肆豁达,墨彩奇幻。展现在他腕下的笔墨,并不在乎 如何斤斤勾画描绘的物象,而是着眼于整个画面框架的构筑 以及运用这些手段来达...
    2025-03-11 14:38364
张瑞图书法三作研究
摘 要:张瑞图作为晚明变革书风之主要引导者,往往被视 为“野道”,展现出对时风之极力反叛。张瑞图突破过去以 “二王”为核心之传统帖学束缚,力矫时弊,自成一派,形 成“奇崛狂怪”之书风。通过对《止酒》《春日登金华观》 《前赤壁赋》三幅书法作品之创作背景、创作时间、文本内 容以及书法风格进行详细剖析,进而从多个方面构建起这一 系列作品之艺术与文化内涵。&...
2025-05-17 17:58400详情
  • 砚边感言 走向未知

    砚边感言 走向未知

    潘伟 号游龙堂,1990年生于湖南怀化 中方县,现居长沙望城区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。作品入选第八届中国书 法兰亭奖,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 (两体进京展),全国第十二届书法 篆刻展,2022全国书法年展(楷书前 30名),2021全国书法年展(楷书前 40名),全国第五届正书展,全国第 二届行书展,湖南省第四届中青展优...
    2025-05-17 17:50126
  • 朱沈彧书法艺术的理性探索

    朱沈彧书法艺术的理性探索

    朱沈彧 出生于1995年,籍贯无锡。美术学博士,中国书法家协 会会员。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一届、第十二届、第十三届书法篆 刻展览(进京展)。朱沈彧 小楷 洪迈《容斋随笔》选录 39cm×50cm 2020年中国书法的呈现虽从未离开碑刻,但碑刻却往往只是传 播经典书法作品的一种手段,故中国书法的发展一直沿袭着 帖学经典的脉络演进,而自清中叶以后,碑学的提出,改...
    2025-05-14 10:42130
  • 艺以人重 终由道崇

    艺以人重 终由道崇

    明羽 原名章黎明,1975年出生于千岛湖,毕业于杭州师范、中国美院及抱华楼国画研究 院。2014年举办“繁花引”——明羽国画小品展,2016年、2017年分别在圣玛丽大学、 圣地亚哥市立图书馆、巴黎New Image Gallery画廊举办个人书画展。2018年在法国巴黎 举办篆刻个展,2019年应海口电视台邀请,在《海口大讲堂》作中国书法、国画、篆刻...
    2025-05-11 09:54187
  • 看敦煌“先唐楷写经”书法

    看敦煌“先唐楷写经”书法

    摘 要:初唐年间,敦煌楷书写经正处在“魏楷式”与“唐 楷式”的过渡阶段,这种兼具二者风貌不具独立性的楷书写 经可以被称为“先唐楷写经”。在官方写经与民间写经中, 其面貌各有不同。以唐人书《大智度经》为视角,观其点画 用笔,得以一窥“先唐楷写经”的楷书风范。 关键词:先唐楷写经;敦煌;《大智度论》在考古界和学术界,敦煌遗书和殷墟甲骨、明清内阁档...
    2025-05-11 09:25156
shuhuayishu

shuhuayishu